English

合肥市财政局财政收入进度加快

1998-08-0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到6月底,合肥市财政收入完成14.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本报讯今年以来,合肥市财政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跳出财税抓财税,努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积极筹措资金增加对经济建设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进企业改革,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合肥市财政收入形势十分严峻。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财税大讨论的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认为,合肥市财政增收仍有较大潜力,必须依法加强收入征管。按照今年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的要求,坚决贯彻全国和全省增收节支电话会议精神,合肥市财政局认真清理各种减免税政策,加强依法治税,严格税收管理权限,严禁任何超越税法和税收管理权限规定的减免税行为,坚决杜绝以缓代欠、以缓代免的现象。财政收入进度明显加快,为全年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坚持执行调整结构、有保有压、严格管理的支出原则,在保证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的前提下,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保改革、保稳定、保增长目标的实现。他们重新界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供给范围,努力减少财政供给人数。到目前,已减少或停止供给15个事业单位,减少财政供给人员1195人。结合合肥的实际,他们加大支出约束力度,严格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制定了“八不准”等规定,下半年不准新增财政供给人员,不准购买、更新小汽车,不准超标准装修办公楼,不准购买大哥大等等。

今年以来,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培植大龙头,抓好大项目,搞好大配套,治理大亏损,放活小企业,促进大发展的工作思路。上半年,市财政通过公开招标的办法,投入资金近1亿多元,择优扶持了包括美菱电器、开元轮胎、中联环保等8户重点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此外,还建立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基金,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外贸发展资金。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市财政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和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在增资减债、富余人员分流、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小企业出售和实施“退二进三”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集中向优势企业、改制企业和兼并重组企业倾斜,大大增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1998年提出凡不积极主动加入大集团的困难企业,财政坚决不予支持,使企业感受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压力。此外,对兼并重组企业,区别不同情况,及时注入启动资金,对稳定职工情绪和帮助企业启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了“技术创新基金”2000万元,同国家技术创新专项拨款配套使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和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新产品的企业,采取财政补助等形式,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为确保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保持社会稳定,市财政始终高度重视做好再就业工作,坚持一手抓调整重组,一手抓再就业。为确保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从1998年起,合肥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每人198元提高到240元,失业救济标准由每月每人128元提高到168元,最低生活保障由户月人均120元提高到130元。在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同时,努力做好再就业工作。1998年市财政预算安排2500万元用于再就业,建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800万元,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1998年市财政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经济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全年将筹措资金达6亿元,以保证年内完成10条道路和20条小街的建设任务。同时开工兴建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北郊生活垃圾处理厂等环保建设项目,将筹措资金近6亿元。今年初,市财政预算安排7000万元,建设市科技馆、文博馆、新图书馆及少儿活动中心等城市形象工程,提高城市的档次和品位。通过增加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改变合肥农村经济落后的状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